我看到朋友圈里形形色色的“年度总结”,知道大概又是一年过去了。

  我曾经是一个很重视记录生活的人,记得自己每一天去了什么地方,回响了哪一段故事。2023对我来说却是没有什么实感的一年,许多印记已模糊不清了,只能勾勒出一个大概来。

  我知道,在我生命的历程中,这一年是我与这个现实世界链接最广泛的一年。为了偿还失去的三年,我三番五次带着自己踏上旅途。我的足迹北至青岛、济南,踏在大明湖银装素裹的雪地上;南至广州、深圳、香港,踏在维多利亚港的天星小轮上;西至成都、重庆,踏在巴山缙云夜雨所涨的秋池边上。我回到无锡,在街坊间寻找心心念念的菜猪油馅,那是幼时记忆中温馨的味道;我回到杭州,在西湖边与友人畅谈从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又把新的故事谱写在这里。这一年我还勇敢地敞开自己的心扉,交到的朋友大概比之前交心朋友的总数还要多。我把目光触及语言学、人类学、前端开发等从前不曾触及的领域,对MBTI、音乐文学、城市轨道交通等熟悉的领域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形成自己的体系和见解,也为能够帮助身边的朋友化解人生旅程中的困惑而感到欣慰。我为自己所深深爱着的社团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把我们的诗串联成迹、编织成网,也在社团里收获真挚的情谊。我在银行实习,通过同事们聊天的话语来描摹他们的生活。无数新的可能性蓬勃地生长。

  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我与现实世界的链接越来越浅了。沉溺于捕捉万事万物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推演和计算着未来的走向和可能,这个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完满的体验?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再花这许多的时间和力气,在预设好的剧本中沉浮?与我无关的事,我或许只需要一个结果来印证我的推演;而与我相关的事,已在脑海中体验过了。加之2023年的世界风雨如晦,缥缈的未来不知在何方。于是我感到抽离。我害怕人多拥挤的地方,害怕排长队,害怕被“潮流”“网红”等主流价值所裹挟,害怕有看不透一些事情本质的人兴冲冲地拉着我去体验,最后在尴尬中扫兴而归。我会喜欢拥有自己的独处空间——可以是在人潮中,在地铁上,在嘈杂的酒吧里——只要我的思绪不被打乱,便感到舒服。顺便一提,酒精让我感到很放松:微醺时候会沉下心来去做一些棘手的事,而不会过多地预想接下来将会面临的麻烦。——抽离久了,我大概就会需要一个拥抱,把我拉回到这个灯火万家的世界中来。

  唯头发不会内耗,它们孜孜不倦地生长。年初时刚到后颈的发丝,到今已过肩了。它们真实地记载着我在这世间生活的痕迹,容我在此向它们道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