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FP和INTP的1-3 Loop现象

INFP的Fi-Si Loop特征与影响

INFP个体在荣格八维认知功能中,以Fi为主导功能,Ne为第二(辅助)功能。在东亚社会压抑氛围和打压式、标准化应试教育中,INFP的Ne容易长期受到压抑,导致他们容易陷入Fi-Si的1-3 loop。这种状态下的INFP个体,过度依赖内倾功能,即Si和Fi,而忽视了Ne的发挥。

在Fi-Si loop中,INFP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特征:

  • 固守个人价值观:可能会过度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外界的新思想和可能性持保守态度。

  • 回忆和怀旧:可能频繁回忆过去,对过去的经历进行理想化,忽视当前和未来的可能性。

  • 情绪波动:由于过度关注内在情感,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 自我怀疑:在面对外界挑战时,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导致自我封闭和社交退缩。

INTP的Ti-Si Loop特征与影响

INTP个体以Ti为主导功能,Ne为第二功能。在相同的压抑环境中,INTP的Ne同样受到压抑,导致他们容易陷入Ti-Si的1-3 loop。这种状态下的INTP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特征:

  • 固执己见:可能会过度依赖自己的逻辑分析,对外界意见和反馈不够开放。

  • 分析瘫痪:他们可能会陷入对过去经验的过度分析,导致在决策和行动上犹豫不决。

  • 社交障碍:由于忽视了外倾直觉,INTP可能在社交互动中显得笨拙,难以理解和适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 创新能力受限:INTP的创新和创造力可能因为过度内倾而受到限制,难以在解决问题时跳出既有的思维模式。

小结

INFP和INTP的1-3 loop现象在东亚社会的压抑教育环境中较为常见,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对于INFP和INTP个体来说,认识并打破这种不良循环,发展和利用他们的Ne,或者探索如何在这样的循环状态下推进社会化进程,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2. 东亚社会压抑氛围对Ne的影响

应试教育对Ne功能的压制

在东亚社会中,应试教育的标准化和打压式教学方法对个体的Ne功能产生了显著的压制效果。我们的教育模式强调对既定知识的重复和记忆,而较少鼓励探索和创新。对于INFP和INTP这两种以Ne作为第二功能的人格类型来说,这种教育环境限制了他们探索未知、发现新可能性的天性。

据研究表明,东亚地区的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虽然在数学和科学等科目上表现优异,但在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与Ne功能的压制不无关系。一项针对东亚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8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自由探索和表达创意的机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Ne功能发展。

社会文化对个体化发展的限制

东亚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集体主义文化对个体化发展同样构成了限制。STJ和SFJ类型的人格形成了东亚社会的主流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个体往往被期望服从集体利益,而非追求个人的独特性和自我实现。这种社会压力使得INFP和INTP在发展个人价值观和信念时受到挑战,进而影响了他们的Ne功能。

研究显示,东亚社会中的年轻人在追求个人职业和生活目标时,常常受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牵制。这种外部压力导致他们难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直觉力。一项针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超过60%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受到了家庭期望的影响,而非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直觉做出选择。

社会化所需要的Te和Fe功能分别落在INFP和INTP的第四(劣势)、第五(阴影)位上。根据毕比八维理论,第四功能是主导功能的反面,通常是一个人到中年才有机会开始得到发展、甚至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整合完成的功能;而第五功能是阴影人格的主导功能,是主导功能的力比多投向另一面的表现,并不处于“和世界握手”所必需的阳面功能(前四位功能)。INFP通常诉诸Fi“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拟构社会化所需的Fe,而INTP则通常诉诸Ti“以我为纲”的方式来包装社会化所需的Te。需要注意的是,这样拟构产生的Fe和包装产生的Te通常是有一定偏差的。

另一方面,东亚社会的主流文化由Te/Fe与Si共同构成,Si人在主流话语体系中的优势也对Ne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 INFP和INTP的内倾化问题

INFP内倾化导致的抑郁风险

在东亚社会的压抑氛围和打压式、标准化应试教育中,INFP个体的Ne功能受到压抑,导致他们容易陷入Fi和Si的1-3 loop。长期处于Fi-Si loop的INFP个体,由于过度关注内在情感和过去经验,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INFP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可能感到不自在,由于缺乏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可能显得过于内向和被动。

INFP个体可能因为过分坚持个人价值观和既有经验、对未知感到恐惧而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这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高度社交和快速适应变化的工作而言,具有一个高度发展的2ndNe原本可能是他们潜在的优势。

INTP内倾化导致的固执与孤立

与INFP类似,INTP个体在相同的压抑环境中,其Ne功能同样受到压抑,导致他们容易陷入Ti和Si的1-3 loop。这种状态下的INTP个体,可能会表现出固执和孤立的特征。

INTP个体可能过度依赖自己的逻辑分析,对外界意见和反馈不够开放。在团队合作和社群交流中,他们可能因为过于固执己见而不受欢迎,或者引发矛盾。

由于忽视了外倾直觉,INTP可能在社交互动中显得笨拙,难以理解和适应他人的情感需求。通常来说,在同理心和情感表达方面,INTP本身就处于弱势,而1-3 loop中的INTP由于难以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可能有更糟糕的表现。

INTP的创新和创造力是他们的天赋,结合他们普遍较高的智商水平可以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然而在1-3 loop中,这样的天赋可能因为过度内倾而受到限制,难以在解决问题时跳出既有的思维模式,导致他们在创新能力上的表现差于他们的实际潜力,尤其是在需要快速适应新环境和灵活变通的情况下。

4. ISTJ和ISFJ的1-3 loop

ISTJ的Si-Fi Loop特征

ISTJ个体在荣格八维认知功能中,以Si为主导功能,Fi为第三功能。如果遇到学业事业受阻的情况,可能使得Te受到压抑,导致陷入Si-Fi的1-3 loop。

在Si-Fi loop中,ISTJ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特征:

  • 固守传统和规则:ISTJ可能会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和传统,对于新的变化和创新持保守态度。

  • 情绪内化:ISTJ可能会将情绪和感受内化,不善于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

  • 回避事业:由于2ndTe功能的压抑,ISTJ赖以“建功立业”的渠道受阻,转而躲进Si-Fi构建的“小世界”里寻求安宁。

ISFJ的Si-Ti Loop特征

ISFJ个体以Si为主导功能,Ti为第三功能。当处于不健康的、紧张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或是男性个体受到有毒的男子气概规训,都可能导致辅助功能Fe被压抑,陷入Si-Ti的1-3 loop。

在Si-Ti loop中,ISFJ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特征:

  • 过度关注细节:ISFJ可能会过分关注细节和具体的事物,而忽视了整体和未来的可能性。

  • 思维内化:ISFJ可能会将思考和分析内化,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在1-3 loop下还有可能陷入过度思考和过度分析。

  • 社交障碍:由于Fe功能的压抑,1-3 loop的ISFJ在社交互动中可能显得较为内向和保守,难以主动建立新的健康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发挥他们关怀照顾他人的天赋。

小结

ISTJ和ISFJ的1-3 loop更多是在某些特定的二功能受阻的条件下产生,不一定如INFP和INTP的1-3 loop普遍,但仍然是常见的。接下来我们会谈到这四种人格在1-3 loop下的互补吸引。

5. INFP×ISTJ,INTP×ISFJ:1-3 loop下的吸引模式

1-3 loop 互补吸引的理论本质

在八维理论体系中,一功能(主导功能)的原型被刻画为英雄,而三功能的原型被刻画为永恒少男少女。具有某一功能作为第三功能的人受到具有相同功能作为主导功能的人的吸引,原型上是永恒少男少女对于英雄的艳羡。类型上,一三功能互补吸引的二者拥有相同的内外倾性,但在感觉-直觉、逻辑-情感、判断-知觉三个轴上的倾向相反。

INFP与ISTJ的互补吸引关系

INFP与ISTJ之间的吸引力可以从两者的内倾功能互补性来理解。Fi-Si loop下的INFP可能会被ISTJ的Si-Fi loop所吸引,因为ISTJ能够提供一种稳定和有序的感觉,这与INFP的Fi-Si loop中的Si相呼应。ISTJ的Si能够帮助INFP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世界,而INFP的Fi则能够为ISTJ提供更深层次的情感支持和价值观的探讨。这种互补关系有助于双方在社会化过程中找到平衡。INFP可能依赖ISTJ的Te来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果这样的关系陷入过度双内倾的倾向,关系中的双方会紧密地联结,但拒斥进入外部世界闯荡,而是躲在两个人一起构建的小世界里。这是一种很浪漫的联结,但在被迫面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挑战时可能会有相当的压力。

INTP与ISFJ的互补关系

INTP与ISFJ之间的吸引力同样可以从两者的内倾功能互补性来分析。Ti-Si loop的INTP可能会被ISFJ的Si-Ti loop所吸引,因为ISFJ能够提供一种关怀和支持的感觉,这与INTP的Ti-Si loop中的Si相呼应。ISFJ的Si能够帮助INTP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世界的情感需求,而INTP的Ti则能够为ISFJ提供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这种互补关系有助于双方在社会化过程中找到平衡,INTP可能依赖ISFJ的Fe来帮助自己社交。

一些发展程度比较有限的INTP可能会显得过于自恋。Ti是一种主体内部的逻辑,其运行由主体基于一定的假设推演而成,但前提假设形成的过程需要感知功能的参与,Si的滤镜感知与Ne相比往往会造成信息的损失和偏差,导致他们形成的前提假设呈现出局限性。然而INTP主体常常对自己的前提假设不加检查,而只检查逻辑推演的过程,意在形成自己的逻辑闭环,包括在与他人辩论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样,如果对话的双方对于事物持有不同的先验理解,就会非常难以沟通,最终往往以INTP在自己的前提下推出逻辑闭环并固执己见而结束。

在这样的情况下,ISFJ的存在就显得更有戏剧性。设想一个INTP构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没有人买账。一个社会化良好的人在遇到这样的情形时会自然地检查自己的理论和前提假设是否有与普遍现实出入之处,优化理论体系以期使更多人理解和接受。不健康的INTP可能不会这么做。而ISFJ基于Fe的需要,在日积月累的社交当中往往形成这样一种策略:他们不加检查地对来自他人的所有观点立场表示(至少是表面的)赞同。当这样的两位相遇时,INTP将会得到属于其原初的认可,从而强化关于“自己的理论不需要做出任何调整”的认知。久而久之,INTP的社会化进程持续受阻,并可能进而影响ISFJ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6. 总结

本文探讨了INFP和INTP在东亚社会压抑氛围和打压式、标准化应试教育中所高发的1-3 loop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他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分析了ISTJ和ISFJ的内倾功能及其影响,并探讨了INFP与ISTJ、INTP与ISFJ之间的互补关系,这样的互补关系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走出困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到Ne功能的意义和重要性,找回同广阔世界的直觉联结,重新获得对于丰富可能性的感知。